网站首页
手机版

考研英语真题选材来源揭秘:社会科学为主,人文科学增长

更新时间:2024-05-29 09:01作者:佚名

考研文章大部分来自英美主流杂志、期刊(部分书籍),以面向大众的社科、科普类期刊为主,考研英语出题人员出于出题目的,可能会对原文进行细微修改。

在将原文与实际考试内容进行对比后,我们仅删除了具体的论证片段,增加了逻辑连接词,修改了一些超出大纲的词语,对原文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01

过去 10 年真实问题的来源

考研英语文章内容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各个领域,其中社会科学所占比例较大,自然科学所占比例较小,人文科学近年来呈增长趋势。

▼2014年真题▼

▼2015年真题▼

▼2016年真题▼

▼2017年真题▼

▼2018年真题▼

▼2019年真题▼

▼2020年真题▼

▼2021年真题▼

▼2022年真题▼

▼2023年真题▼

02

收集国外出版物资料有什么要求?

曾担任考研英语出题组长的北京大学英语系王继辉教授谈到了选用真题的问题。

问:出题组的老师们通常从哪里获取考试材料?

A:没有特别规定,但是出题组的老师都知道,可用的材料都是选自英美主流杂志或书籍。

关于评选标准,大家的共识是,不要用文学类的素材,比如小说、戏剧、文学散文等,也不要用专业性太强的素材,因为过于专业的素材对非该专业的学生不公平。

此外,考研英语考试还特别注重考题涉及的话题,例如,一般不会采用讨论宗教、种族、政治等话题的文章,而一般来说,考研英语考试会更多地采用经济、教育、文化等公共话题的文章。

而且,教师在选材时,往往以所选文章能否找到话题的“重点”为依据进行选择,如选择阅读理解的章节时,文字表达要曲折,这样才容易出题。

当然,如果文章中出现了“超出大纲”的单词或者过于专业的术语,老师也会进行替换或者做适当的解释,以便考生能够顺利阅读。

Q:关于考研英语的资料来源,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书单,哪些是最可靠的?

A:大部分来自英美主流报刊杂志,比如《经济学人》、《商业周刊》、《自然杂志》、《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

偶尔我们会在一些书籍中寻找合适的文本作为考试材料,比如翻译题的一些章节就选自相关的英语专著,但篇幅不多来源英文,而且其中的个别术语、专业概念会处理得比较详细,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所以备考研究生最重要的就是研究真题,因为文字总是在变化的,但是出题思路、出题设置是稳定的,这也是考研出题的总体思路。

Q:出题材料会选取英国、美国报纸吗?

答:一般不需要。因为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一般是面向大众的,文字通俗易懂,不适合提问。

此外,报纸文章通常强调时事,而考生对时事的关注程度不同,用这样的内容作为试题可能会对不同的考生不公平。

03

一些高频期刊介绍

✨守护者

《卫报》是英国一份全国性日报,内容全面,与《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并称为英国三大报纸。

该报由约翰·爱德华·泰勒于 1821 年 5 月 5 日创办,主要报道国际新闻,擅长发表评论和分析专题文章。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大家可能对《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不太了解,但是在过去几年的研究生入学英语真题选集中它曾多次出现。

该报由基督教科学会创始人玛丽·贝克·艾迪于1908年创办,虽然报名中含有“基督教”二字,但它并不是一份纯粹的宗教报纸。

报道内容选题广泛,涵盖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教育、生活等方面的专题、专栏。

他以注重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和进行深刻评论分析而闻名于报界,在知识界也颇受尊重。

✨大西洋月刊

《大西洋月刊》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之一,是一本内容涵盖文学、政治、科学和艺术的杂志,第一期出版于1857年11月。

秉持无党派、无偏见的原则,以超然、知性、幽默、艺术的态度对待一切,拒绝将自己置于任何派系之中。

✨经济学人

英语爱好者一定对《经济学人》不陌生,不过近五年来它在考研题源中出现得比较少了,不过它对于学习英语思维还是有用的。

《经济学人》由詹姆斯·威尔逊于1843年9月创办,杂志文章大多诙谐幽默,气势磅礴,严肃中不失幽默,注重如何在最小的篇幅里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是全球读者最多的时事杂志之一。

该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商业新闻,每期还包含科技、艺术报道以及书评。

杂志上所有文章均不署名,立场鲜明,但用事实说话。编辑们认为,写什么比谁写的更重要。

✨热门期刊 - 今日心理学()

《今日心理学》是一家美国心理健康网站,成立于1967年,总部位于纽约,主要提供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相关内容,包括寻找治疗师、分类话题、寻求帮助、杂志、测试、心理学基础知识等。

虽然在真正的测试中只从该网站选取了4篇文章,但是它们都比较新。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期刊也参与其中:《纽约时报》、《赫芬顿邮报》、《华盛顿邮报》、《科学美国人》、《时代》、《新科学家》、《自然》、《彭博社》、《每日电讯报》;其他:《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

我把这些来源分享给大家,不是为了预测话题或者材料,而是同源杂志、期刊的写作思维和语言环境是一致的。如果多看一些,就会发现很多熟悉的单词、新义并不是为考研而设置的,而是这些同源杂志的日常用词习惯。

因此,基础较好、时间较空余的同学除了精读真题外,可以每周增加一至两篇英文期刊文章进行泛读,接触地道的英文表达,培养英文思维,强化语感。

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希望增加学习英语的乐趣,我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将来掌握世界上更先进的科技,更好地建设祖国,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