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选择什么专业好?留学美国热门专业推荐
2019-06-26
更新时间:2024-05-12 15:58作者:佚名
中国有句俗话——“有钱能使鬼推磨”。 是不是真的?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一下。
请学生尽快用鼠标将电脑屏幕上的圆圈拖成正方形。 每拖一个圈,第一组给5分钱,第二组给5分钱,只有第三组会被要求参加实验,不会给任何钱。 报酬。 结果,第一组在五分钟内拖了159个,第二组拖了101个卡内基美隆大学,第三组拖了168个。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无偿寻求帮助可以像付钱一样有效;第二组拖了159个。 其次,金钱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的动力。 如果给予不当,效果就会很差。 也不好(就像第二组的结果)。
另一项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2005年,四名美国经济学家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实验人员受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委托,前往印度测试外部激励尤其是金钱对绩效的影响:是否工资越高,绩效越好。
他们把87名印度人分成三组:一组发给4卢比(相当于当地一天的工资),另一组发给40卢比(相当于两周的工资),第三组发给400卢比。 (相当于五周的工资)。 月薪),要求他们做九种作业,比如背数字、解字谜、扔飞镖。 如果他们达到一定的水平,他们就可以获得金钱。 结果发现,收到 40 卢比的人表现并不比收到 4 卢比的人好。 更令人惊讶的是,收到400卢比的人表现最差。 在九项任务中的八项中,他们比其他两组更差。
研究者深感困惑。 不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吗? 为什么不起作用?
2008年,两位瑞典经济学家将153名献血者随机分为三组,并要求他们献血。 第一组没有报酬; 第二组获得50克朗; 第三组也得到了报酬,但可以选择将钱捐给儿童癌症中心。 结果,第一组有52%的人愿意献血,第二组只有30%,第三组有53%愿意献血和捐钱。
这些实验都表明,金钱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它实际上还会带来问题。 献血本来是一种高尚的利他行为,但一旦有了钱,就变成了卖血。 如果献血可以帮助患有癌症的儿童,人们就会愿意这样做。 人们在温饱之后,对精神层面的要求高于金钱。
另一个实验是要求学生将一组单词重新排列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 第一组成员的单词被重组为中性句子,例如“寒冷的天气”,第二组的单词与金钱相关,例如“高薪”。 句子,然后要求他们做一个困难的拼图。 如果他们无法弄清楚,他们可以寻求帮助。 结果,“寒冷天气”组在三分钟内就寻求帮助,而“高薪”组则坚持了五分半钟才寻求帮助。 当他们完成后准备离开时,有人(另一位实验者假装)不小心打翻了一盒粉笔。 “高薪”组的人视而不见,并没有帮忙捡起来。
显然,金钱虽然让人自力更生,但也让人不愿意帮助别人。 人一旦被金钱浸透,就会变得自私。
许多父母自己在年轻时就遭受过贫困。 为了让孩子幸福,他们努力赚钱,给孩子很多钱,让孩子有钱花,不劳而获。 这样做实际上降低了孩子的幸福感。
金钱就像肥料。 如果使用得当,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如果使用太多,它会烧死植物。 如果你不愿意使用它,它只会堆积起来,变得更臭。 过去,经济学认为工作是消极的,金钱是积极的,但现在发现事实恰恰相反。 工作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最佳方式之一。 不经过努力得到的东西不会长久,汗水洒下的果实才是最甜美的。
这一原则不仅体现在教育方面,也体现在社会管理方面。
近日,针对部分海归学者移居海外的情况,台当局提出了学术界提供弹性薪资的计划,年薪最高可达300万,以期将他们留在台湾。 初衷虽好,但如果配套措施做得不好,就会变成“两个桃子害三个人”,并不美好。 要知道,很多人回台湾教书并不是为了钱。 目前台湾教授的工资虽然不如国外,但还是温饱的。 与其用钱留住人才,不如改善台湾的科研环境,比如改善规划和报销流程,让教授感到受尊重,不会被小事毁掉,从而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研究上。 金钱并不是知识分子最好的动力。 使命感、人生目标、人生意义比金钱更重要。
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是荣誉感、责任感、自我期望感和成就感。 金钱其实是最难激励人的方法,而且远不如这些有效。
总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也需要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 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选择合适的家纺产品非常重要。 我们的家用纺织品旨在为您和您的孩子提供最佳的舒适度。 欢迎访问我们家纺官网,挑选最适合您家庭的优质家居产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温馨美好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