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谈心记录 林青霞手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大半辈子知交北辙

更新时间:2024-05-08 10:59作者:佚名

金盛华与林青霞 SWKit 邓永杰摄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倪颖)一名是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主任。 他大半生都在学术界度过,是翻译界的著名教授; 另一个是演过百部电影、红遍华人世界的大明星。 他前半生在娱乐圈度过了20多年,身边的朋友大多都是闪亮的明星。

这是金盛华和林青霞。 他们十八年的感情,都包含在金胜华所著的《心连心——与林青霞十八年》一书中。 该书的简体中文版已于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

林青霞手写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一见如故的感觉开始了十八年的亲密友谊

2003年,林青霞和金盛华第一次在家见面。 金盛华是这样描述的:“我看到她穿着一件乳白色的家居服,没有化妆,脸上带着微笑走上前来,一切都很自然,就像一位认识很久的老朋友一样——就像这两个完全相反的人,我居然交上了朋友。”

林青霞回忆道:“第一次见到她,她穿着酒红色的西装走进我家的大厅,她是我结识的第一个朋友,知识渊博,有博士学位,是大学教授。我一直以为这个以前都是这样,我没想到她对美有特殊的追求,让她当导师是最合适的。”

两人一拍即合,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林青霞看来,《心语》这个标题非常贴切。 “我和盛华都见证了彼此人生的酸甜苦辣,如果不是她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不会有任何痕迹了。其实,我已经忘记了很多事情。” 她很难记得这么清楚。 一位伟大的医生愿意花费如此多的精力来记录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其实,真正应该感恩的是我。”

“记录了我们相识的十八年。一句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小小的动作,一起拜访大师的经历,瞬间通过她精彩的笔,串成了鼓舞人心、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她的文章中,除了我们两人的友谊之外,我们还可以一睹各位大师的风采和学识,以及一些相关的故事,让读者不仅看到林青霞不为人知的真面目,还可以增长见识”。

《谈心——林青霞十八年》封面图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

师友皆展现真实的林青霞

因为思念黄沾,林青霞出版了她的处女作《大海笑》,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 作为林青霞的挚友和文学界的引路人,金盛华见证了她从明星到作家的转变。

作家白先勇在《心话》序言中写道:“这十年来,林青霞转向了写作,每次写完一篇文章,她都会传给金盛华。林青霞经常熬夜写作” ,她必须等到老师点评并表扬几句后,她才能安然入睡。她曾经说过,她的三本散文集《窗内窗外》、《云去》。 《云来》、《镜后》都是在金胜华的鼓励下完成的。林青霞把“看不见”这个词用得很好。金胜华说话轻声细语,温柔体贴,但做事一丝不苟,认真对待。 “无形的鞭子”本身就有攻击性的柔软力量。”

林青霞曾回忆,金盛华是她结识的第一个学者朋友。 他们相约喝茶聊天,谈论自己的读书、写作和人生感悟。 在金盛华的介绍下,林青霞结交了很多文化界的朋友。 她虚心向余光中、林文岳、倪匡、张大春等人请教写作技巧。 他们一起到北京拜访季羡林谈心记录,向季大师请教他的文学才华。 由此,林青霞写下了《完美的双手》一文,让我的写作生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十八年来的生活点点滴滴、一起拜师的经历,在金胜华的笔下组合成生动有趣的故事,被收录进《心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是两者合作的顶峰。 金胜华透露,书名是他们两人构思并决定的。 每篇文章写完后,林青霞都是第一个读者,并及时反馈。 每一张照片都是两人讨论决定的。

林青霞坦言,“我看不到自己,因为没有距离,太远了,看不清林青霞。十八年来,我和金胜花肩并肩、面对面,她写下了最真实的”用最温柔的眼神和最温暖的心讲述故事。” 林青霞》(完)